翁奇楠槍擊命案的槍手廖國豪投案後,是什麼原因讓廖國豪會走入歧途一說,引發了各方不同的說法。廖國豪說:「台灣教育害了我,老師先入為主,不接受我寫的答案、老師放棄我」;國中老師說:「他的家庭不健全,廖自己走偏了。」;彥國豪親友說:「是因為結交了壞朋友。」教育?老師?家庭?朋友?自己?不同角度的歸因,是值得深思的,好使我們的社會在未來可以少一些怪罪,多一些合作,更期待的是少年的犯罪可以減少。

 

廖國豪在校時,常缺課、父母離異、父親因吸毒入獄、隔代教養,且在環境複雜的茶室長大,理應是學校的「高關懷」及「高風險」的學生,而我們現今的學校,不乏這樣的學生。從協助或輔導的角度來理解,廖的需要到底是什麼?而以廖這次參與如此震撼社會的案件來看,他在道上「大咖」的角色,在校時,又為何只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學生呢?我們的教育、我們的學校,到底能提供他的是什麼?是坐在教室一天八、九小時,聽老師講課?寫考卷?拿分數?被老師訓話?在黑白兩相的比較下,廖選擇黑道,那又是什麼樣的吸引力讓他做了這樣的選擇?試問每一個孩子,他們想不想成功,他們想不想被認同,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。如果沒有適合的土壤,再優良的種籽都長不出來。

 

我們從學校所提供的需求來看,若一位教育人員,他關注孩子是否來上學,是否專心上課、是否繳交作業、是否答對題目、是否做對一切身為學生該有的標準言行,如此,我們學生,特別是那些高關懷的邊緣學生,早已悄悄的做了向黑道靠攏的選擇。因為,黑道比教育人員更瞭解他們的心,更貼近他們的需求。譬如:混了黑道,隨時有人一起作伴,即便三更半夜也不會孤單無聊;還有,黑道提供他們舞台,在舞台上他們能展現自己,得到掌聲,試想當廖手上拿著一把手槍在揮舞時,他感受到的是在教室內永遠難於得到的鼓舞和掌聲。

 

所以,若不從「需求」角度切入,我們將永遠追不上黑道對誘惑青少年孩子的手段,我們若不做他們的大哥,我們更別想以勸導、說服、懲處、記過來影響及改變他們。筆者曾經也聽過不少教育人員對這些高關懷邊緣孩子的付出,他們的付出乃以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」的精神,在和黑道進行角力戰,譬如:老師在放假日邀約孩子一起打籃球,甚至請學生把兄弟也一起叫來打籃球,請他們跟飲料、吃麥當勞----等等。

 

每個人將一件事情看成一個「問題」時,都會各自表述,接著就會將「問題」看成該由別人來承擔、來執行。往往結果會使孩子、家長、老師感到無力、自責與挫敗。例如,當老師將問題歸因在家長和孩子身上時,經常會引起家長和孩子的防衛的反應,如否認、逃避;反之亦然。

 

我們都很愛我們的下一代,而年輕的孩子也巴不得能有機會讓全世界看見他們,認同他們。因此,呼籲我們的教育,能看見「一顆種籽、一片土壤、一個故事」的重要性。廖的冷靜、勇悍,經過轉值,是否也能在正途上發揮其所長,而無須輪為黑道的劊子手呢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