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440470717b  

本書前言:

平日輕易張耳就能聽見:身邊鄰居、公共場合上演的親子爭吵、朋友哀怨孩子難教;打開電視看到一則又一則有關家庭、校園的新聞,所發出的無疑就是:父母哀怨:「孩子為何這麼難教,尤其是當孩子越來越大!」孩子則是:「不想鳥你,說什麼你都聽不懂!」

原來這不僅僅只有在諮商室內聽得見的聲音,而是在大街小巷中都能聽得見。因此我經常從電視機、大街小巷,一路穿梭進入我熟悉的諮商室內。在那裡,我一如往 常,傾聽著孩子們、家長們的聲音,他們用有聲無聲的語言,讓我更了解他們。他們的聲音有時很﹁微弱﹂,他們可能說不出來、不想說、不知如何說,而我更要用 心的去聽、去理解。

聽見了,那是不同於電視或大街小巷所聽見的,因為那是心裡深層的聲音!那是青少年與父母的心聲與故事,是本書的主題。

二十幾年來透過學校、醫院、機構或父母友人轉介,我在諮商所內、或到各級學校,協助了上千個兒童、青少年與家庭。這些孩子中,多半面臨到與周遭環境適應的 問題;與家人的關係失和、處理不來與朋友的關係、對學習感到厭倦、對未來感到迷茫、與老師關係對立⋯⋯等等。當孩子陷入困境時,年幼的他們,當下也不知 道,到底哪裡出問題,但周遭的大人,卻可能急於要他們承擔問題,甚至直指他們本身就是問題,但真實的情況其實是大人不想面對﹁真相﹂,且將無法處理的問題 歸咎於孩子,以致孩子成了名符其實的「代罪羔羊」,然而這麼做的結果是問題並未解決,反而更多的問題隨之而來。

此外,新一代的孩子們,還得面對另一個又大又難的挑戰,那是從社會環境來的挑戰,例如:手機、遊戲及網路成癮、校園或網路霸凌、教育制度、功利主義、關係 核心價值的混亂⋯⋯等等。當許多孩子一旦陷入以上所述的網羅中,更難以抽身。而父母在面對這些問題時,便讓情況變得四面楚歌、無奈又無力。因此,除了傾聽 孩子的聲音外,父母的聲音,我也要聽!

心理諮商的方式,除了以個別諮商方式進行外,也會視狀況作安排團體諮商或課程的方式。個別諮商通常是每星期進行一次,每次六十分鐘。隨著孩子及家庭的狀況趨於穩定後,則會以漸進的方式變成隔週或每個月一次。每個個案何時結案,也都因個別的狀況不同而定。

當父母願意參與諮商,和孩子一起來面對問題時,經常會問我:「我該怎麼說服孩子,讓孩子也能來見妳呢?」這是考驗父母和孩子關係的時刻,通常我的回答 是:「父母願意參與改變是重要的開始,而孩子是協助你改變的重要成員之一,你必須真心看重他的參與。因此,不是只有他改變,是父母也要一起學習改變。」

基於「系統」的觀點,為協助孩子達成良好的發展,除了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外,與家庭、學校等各個環節共同的「合作關係」,都是重要的,也因此,在諮商的 過程中,父母不是旁觀者,也是主角,也是重要的參與者,我會邀請父母加入諮商,幫助父母更瞭解孩子外,更進一步的協助父母與孩子修復信任關係,建立起能互 相溝通與合作的關係。

總括來說,諮商服務至今,我已投入了超過兩萬小時,在這不短的諮商歲月中,孩子、父母們,著實也給了我許多生命的啟示和學習。他們讓我更省思什麼是愛、什麼是真心的接納、他們更帶領我看見:這世界有愛,就有希望!

你們在這本書中讀到的故事,就是我在諮商室中真實的故事,但顧及保密的原則,文中所有提及人事地,均已徹底改編過。就請大家來細嚼慢嚥每一篇故事,用故事進入每個孩子、每個家庭的內心,瞭解他們要向這世界吶喊的是什麼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