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95  

小米拿著一篇我曾在好讀周報發表的一篇文章〈完美主義死胡同〉來找我。他說:「裡面寫的,和我一模一樣,我現在該怎麼跳出這死胡同?」
我點點頭,問他:「你覺得哪裡一樣?」

完美讀書計畫 做不到不敢上學
「我也有一個超完美的讀書計畫,以前我可以做到,但現在我沒辦法做到了,我愈來愈不能專心讀書,這樣讓我很焦慮,我該怎麼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呢?」小米說出他看完那篇文章後的共鳴之處,因此主動向父母提出要來找我談談。
小米不僅離學測愈近愈無法專心讀書,同時他也無法上學,因為他恐懼看到大小考試卷上的分數。無論老師、父母如何勸導小米上學、應考,他心中仍難放下「分數」。
小米告訴我:「老師昨天打電話來,跟我談了一個小時,希望我去考試,可是愈這樣勸我,我做不到的,我心裡感到更愧疚。」

小米爸媽也很憂心小米。
以前小米非常積極的溫習功課,不喜歡受干擾,生活重心都以課業為重,站在父母立場,雖然也感到孩子對課業的沉重感,但孩子主動關心課業並且也有好成績,這也是好事,因此並沒有過度關注;然現在的小米幾乎是天天不想起床,對自己感到極度失望。

探討「分數觀」 分析擔心的原因
我瞭解了小米的困擾後,進一步想釐清的是小米的「分數觀」。我問小米:「小米,你成績一直都是佼佼者,這表示你在課業方面是挺有能力的,若按照這樣的步調前進,好像也不會有太大問題,所以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的前進?」
「我覺得我沒辦法專心讀書,因為我覺得我會考不好,會一直擔心成績不好。所以,對於許多干擾我專心的事,我都覺得很厭惡、很有罪惡感。」小米很有條理的分析他內心的擔心。
「你的擔心一定是有『原因』,我的意思是一定有理由來支持你的擔心,你知道這理由是什麼嗎?」我問小米。

心中迴蕩督促 如上帝頻頻告誡
小米認真的在想這個問題:「什麼原因……我會擔心,我內心有個想法一直出現…,好像是上帝在跟我說話,很有威嚴的聲音,說:『你一定要用功讀書,得好成績!』」
「那聲音是很溫和慈愛的聲音,還是很嚴厲恐嚇的聲音?」我再問小米。
小米回答說:「是嚴厲恐嚇的態度,我感覺他很厲害,所以我必須要聽他的。」

嚴厲高一導師 對他懷滿心崇敬
「喔!這樣令人敬畏的上帝,你是否曾經真實的遇見過也一樣令你敬畏的人?」我驚訝的問小米。原因是小米心中認識的上帝很可能和他生活中影響他最深刻的人。
「有啊!我的高一導師,也是我現在的國文老師,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。天文地理他都知道,他常常告誡我們很多事,他說:『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悲傷』,他會當大家的面,嚴厲指責成績不好的同學……會丟他們的作業本。」小米描述這位在他心中很「厲害」的老師。
「你也曾經被這位老師訓斥過嗎?」我想瞭解小米內心受到的影響是「旁邊效應」,也就是他不是被訓斥的那一位,但被震撼到了,亦或是「直接效應」呢?
「當然沒有,老師一直都很肯定我,還叫同學要以我為榜樣……,但是,我現在不知道老師是不是仍然肯定我。」

想獲老師肯定 恐懼迷思是原因
原來「旁邊效應」的影響力不遜於直接效應;小米非常敬佩這位老師,對老師的每句話都強烈的認同。因此當揭開小米心中的恐懼與迷思後,再重新協助小米去整合其想法。
「小米,一個很厲害的老師,他會『因材施教』,這樣對學生才有最大的益處。你認什麼方式最適合來教導你呢?又來一個選擇題了:一、嚴厲的督促,像訓獸師一樣,二、用關愛陪伴?」
小米皺起眉頭來:「當然是第二,我不喜歡被兇被罵。」接著再說:「老師應不會罵我,因為他知道我不是那種混的學生。」
「有道理!原來你是以偏概全的想法去想,所以造成你過度擔心。你可以多跟老師討論你需要被協助的方式,這樣老師也不會被你誤解,你也不會陷入自我設限的想法。你可以自己找老師溝通嗎?」
小米說:「可以!老師說我有什麼都可以隨時找他。」
「好的,溝通上有遇到什麼問題,你也可以再找我。還有一件事,很有可能你也一時糊塗搞錯了。」我說。
「你說的上帝有這麼兇嗎?如果他是暴君,你也得考慮要不要信祂了。」我裝著很像暴君的樣子說話:「如果你不怎麼樣,我就要修理你!」小米終於笑了,他也用幽默口氣說:「上帝很神聖的,不可以侵犯喔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