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的人我關係都需要有「界限」。界限愈清楚,則愈有好的關係。缺乏界限將使關係變成非常的脆弱與危險。
除了界限的劃定外,如何以合宜的方式反應此界限也是很重要的,將不會傷害到彼此所建立的良好關係; 在這裡我們可以學習「三階段反應法」。

第一階段:我看見(我聽見)....,我覺得....
應用方式:這種方式也叫「我訊息」表達法(I-Message),它包含三層面:事實、感覺、合理的修正。
舉例:以孩子罵人「白痴」為例,如果我們的反應是:「你在說什麼?!再說小心我打你!」,這不是合宜的表達。好的表達方式應該是:「我聽見你說『白痴』(學他說白痴的樣子與聲音),我聽了很難過,請你一定要跟我道歉。」
好處:如此表達,其實提供了孩子修正與成長的空間。一來父母不會因情緒的衝動,以致於過度反應或誤會孩子,而引起孩子的防衛。二來也可以因孩子比較有安全感,因而學會以理性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問題。

第二階段:我再次提醒你....(較強烈的訊息)
應用時機:「我訊息」是人我界限形成歷程中的第一步,然而有時仍會無法奏效。這時我們需要提高訊息的強度,以更明確的訊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在乎與堅持,絕不能混水摸魚或不了了之。
應用方式:要達到此一目標,除了需要較大分貝的口語外,往往還需要加入明確的肢體語言。它的作用有如一警訊,告知對方自己的極限,同時也告訴對方他的不合理。
舉例:例如孩子承諾要去洗澡,但已拖延了數次,經過表達也沒有效果,這時你可以跑到他的面前(行動一), 拉著他的手(行動二),注視他的眼睛,同時也要他注視你的眼睛(行動三), 然後用很堅定的口吻告訴他(行動四):「你答應我三次,但是都沒有去做,我覺得不被尊重,請你告訴我原因,否則請你立刻去做!」
好處:其實這種階梯式的作法,對孩子可以產生制約的作用,使他找到與你互動的分寸,也就達到了創造界限的目的。 其實它對孩子也是種保護,使他不會突然被你強烈的訊息驚嚇到,因為你的訊息是逐漸加溫的。

第三階段:孩子!我們好好談一談.....(處理及解決問題)
應用時機:當孩子無法管理他自己的時候,正是我們要「教」他的時候。這時與其以責罵或嘮叨的方式,不如找他坐下來好好的談一談。
應用方式:邀請他,對他說:「孩子!我們需要好好談一談!」接著,請他坐下和你面對面談話。
好處:如果孩子願意與你面對他的問題,你們之間的界限就設定成功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